EN

工作简讯

您所在位置首页工作简讯

一起了解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履约行动

【时间】2020-09-16【来源】履约一处

臭氧层破坏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全球环境问题之一。

 

一、臭氧层和臭氧空洞
地球大气中90%的臭氧分布在距离地面15-25公里左右的平流层,称之为臭氧层,能吸收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,使地球生物免受有害紫外线的危害。1985年,英国南极科考队的科学家首次证实南极存在臭氧空洞,举世震惊。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遭受巨大威胁。
    
  二、臭氧层破坏的危害
  
  三、消耗臭氧层物质及应用领域
  
  四、臭氧层保护国际公约和议定书
  《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》(简称公约)缔结于1985年,公约针对人为活动对臭氧层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监测、研究和信息交流,为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》缔结奠定了基础。中国于1989年加入公约。
  为保护臭氧层,国际社会于1987年签订了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》(简称议定书》),商定开展保护臭氧层的全球行动,逐步停止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(ODS)。中国于1991年加入议定书》,目前全球198个国家地区已全部成为议定书的缔约方。
  五、公约和议定书成就
  根据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,迄今为止,全球淘汰了近99%的ODS生产和使用,臭氧层损耗得到了有效遏制,并显著减缓了气候变暖。议定书被誉为全球环保合作的典范。
 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报告,因公约和议定书的成功实施,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至少避免1亿例皮肤癌和数百万例白内障。南极地区臭氧层将在本世纪中叶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。
    
  六、国际保护臭氧层日
  1995 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,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,要求所有缔约方按照议定书的目标,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。
2020年9月16日,生态环境部召开2020年中国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纪念大会,主题为“加强蒙约履约监督管理,建设履约长效机制”。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讲话。详见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Ms_PFaylOjfRY7HbuRzpIA